2025年央视春晚以“如意”舞台设计为核心,通过LED显示屏技术的创新应用,打造了一场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视听盛宴。以下从技术亮点、舞台设计、应用场景及文化表达四个方面,解析LED显示屏如何赋能春晚舞台,开启视觉革命的新篇章。
一、技术亮点:高分辨率与AI的融合
1.8K超高清显示
2025年春晚舞台采用了近5000片柔性LED屏,分辨率达到8K超高清,画面细腻逼真,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视觉体验。
2.AI技术赋能
LED显示屏与AI技术深度融合,例如洲明科技的LED AI盒子在春晚中成功应用,支持数字人形象播控、AI画面增强等功能,为陈奕迅《孤勇者》、梁静茹《住在心里的人》等节目增添了科技感。
3.无缝拼接与动态效果
舞台LED屏采用无缝拼接技术,搭配“灵蛇”数控条幕矩阵和追踪遮罩技术,画面完整统一,结合动态光影效果,呈现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。
4.裸眼3D与AR技术
开场节目《如意舞步》中,AR金蛇与舞台实景结合,营造奇幻效果;阿里云品牌广告通过裸眼3D技术展示全球云布局,拓展了舞台广告的沉浸式体验。
二、舞台设计: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
1.舞台布局与视觉呈现
主舞台与观众席连为一体,形似一柄巨大的“如意”。LED显示屏贯穿全场,形成多层次视觉体系,包括:
①A区背景主屏(32米x12米):作为视觉核心,承载主场景的虚实切换。
②C区移动可翻转侧屏(3米x11米 x0.5米,共4块):通过动态角度调整,增强空间层次感。
③F区观众区如意屏( 11米x6米):延伸舞台视觉边界,打造沉浸式观演体验。
舞台设计灵感源自陕西法门寺出土的鎏金银如意,寓意吉祥如意与舞台空间的“千变万化”。主舞台与观众席通过如意造型连接,打破传统观演界限,增强互动性。
2.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
例如,以榫卯结构、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为灵感的《栋梁》节目,通过LED屏呈现三维立体建筑模型,将传统建筑艺术以现代科技形式展现。
三、应用场景:多维度互动与沉浸体验
1.数字虚拟人技术
薛之谦的《方的言》打造了数字虚拟人舞台,通过三维建模与实时渲染实现虚实互动;AI醒狮在《登高》节目中活化非遗文化,展现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结合。
2.观众席互动
LED显示屏延伸至观众席,形成环绕式视觉效果,增强观众参与感。例如,通过AR技术与LED屏结合,观众可与虚拟角色互动,体验虚实交织的奇妙场景。
3.无障碍转播
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,LED屏结合AI语音技术和手语AR虚拟技术,为特殊群体提供“有声有色”的观看体验。
四、文化表达:光影秀与节日氛围
1.光影秀演绎传统文化
LED屏通过动态光影秀,演绎《年兽的传说》、《桃花源的寻觅》等经典故事,将传统文化以现代视觉形式呈现,吸引全球观众关注。
2.智能春联与祈福墙
利用LED屏和AR技术,观众可生成个性化电子春联和福字,参与互动祈福墙活动,连接全球华人的情感纽带。
四、总结
2025年央视春晚通过LED显示屏技术的创新应用,不仅提升了舞台视觉效果,更将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,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。从8K超高清显示到AI赋能,从如意舞台设计到无障碍转播,LED显示屏成为科技赋能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,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。